上海贝思赫国际医疗
您的位置:上海贝思赫国际医疗 > 上海助孕套餐 >

2017年我们喜欢的中国银幕形象

发布时间:2023-10-15点击数: 860

1

秦淮茹 《情满四合院》

扮演者:郝蕾

《情满四合院》几年前就拍完了,原来的片名叫《傻柱》。傻柱是何冰演的,郝蕾演女主角,一个有三个孩子的小寡妇秦淮茹。这部剧集讲一个北京四合院从文革一直到改革开放这几十年间的故事,角度小中见大,很有时代风采。但也正因如此,该剧集命运多舛,被剪来剪去,今年才得以播出,剧情也零零散散很多硬伤。

可能也因为隔了几年,这部纯现实主义剧集在一大片架空玄幻剧或所谓类型剧中分外令人耳目一新。秦淮茹其实也算“大女主”人物设定,但她可不是“傻白甜”或仙女,她就是一个普普通通的老百姓,一个母亲,一个女人。郝蕾演得太好了,不仅仅演出了秦淮茹身上的朴实、勤劳和辛酸,更演出了生活逼迫出来的那些招人讨厌的小心机,那些泼辣和势利。连青年守寡的那一份春心萌动和委屈都在。

《情满四合院》里没有流量和明星,全靠演技撑,随手抽一个配角出来都极为出色。纯论表演,它可以被看作一本教科书,其中,生活化的郝蕾甚至强过戏剧性更强的何冰。何冰是熠熠生辉的,而郝蕾是含着,暗暗地折射着,像一块玉。

我想了半天,中国现在的女演员里谁还能胜任这个角色,没想出来。

2

顾胜男《喜欢你》

扮演者:周冬雨

顾胜男这个角色对于周冬雨来说不算人设突破,古灵精怪的少女厨师,和高颜值霸道总裁的恋爱,实在是太容易落入俗套了。而《喜欢你》整部电影直到结尾处才有一场蜻蜓点水般的唯美吻戏,看两个各有往事的成年人单纯谈爱其实是非常难赋予合理性的,选周冬雨去演绎很精准,她从身材到性格都坦荡,可爱、一点点的不自信、倔强,让顾胜男这个角色足够丰满,无需情欲博人眼球。

有一场两人误食有毒河豚的戏,在公交车上,他们撑起雨伞去遮挡幻觉里的大雨。这里是顾胜男最外放的一段,她尽情嬉闹,还一定要给身边的心上人撑伞。路晋恢复清醒,看着身边的顾胜男,思考几秒钟,决定陪着这个小姑娘继续玩闹。影院里好多女孩先是大笑,然后低声哭出来。这个稍显幼稚的情节,却是女孩们对“喜欢”的真实憧憬。

记得之前周冬雨演《七月与安生》,好多人说她的哭戏演得好。好演员不光要会哭,也要会笑。小妞爱情片年年有,但不是每个“傻白甜”女主都招人喜欢。周冬雨眼睛里没有过剩的野心,她不是那种一出道就灵气逼人的演员,她的灵气是在保存自身性格特点的同时一点点磨出来的。我会在看电影时相信她就是电影里那个厨艺高超、神经大条的顾胜男,当她眯着眼大笑,当她哭得眼睛通红,都让人忍不住心中一动。

3

关宏宇/关宏峰《白夜追凶》

扮演者:潘粤明

2014年,我在卢庚戌导演的电影《怒放之青春再见》首映现场见过潘粤明。我走进蓝港影城大厅的时候,他一个人迎面朝我走来,也许是去门口抽烟,衣着简单得体,状态尚好,周围没有任何工作人员和粉丝包围,显得自在又有些游离。

2017年,潘粤明终于等来了这组双生兄弟角色,并还要分饰哥哥扮演的弟弟和弟弟扮演的哥哥,一人四角,他的天赋和这些年的沉淀好像终于都爆发了出来。哥哥宏峰是深沉老练不苟言笑的前警队队长,弟弟宏宇开朗痞气却被陷害成了在逃杀人犯,两兄弟白昼黑夜互换身份联手查案。不再依靠帅气的样貌,他甚至有些中年发福,感情戏也不再是主线,全靠眼神,肢体动作和大段心理戏区分角色,支撑起全剧的灵魂,其他角色似乎都成了陪衬。我想双关兄弟身上多少都有些潘粤明自己本人的影子,哥哥的沉稳缜密,弟弟的风趣不羁,就像他的书法和画作,俏皮又不失风骨。《白夜追凶》第二部明年将开拍,潘粤明应该会继续被称赞吧。

4

裴纶《绣春刀2》

扮演者:雷佳音

《绣春刀》系列很神奇,1、2两部都有极其出彩的男配角,比如丁修,比如裴纶。

裴纶刚出场时无疑是个不讨喜的角色:嘴脸市侩,随身带一口细长烟斗,用下属的舌头润笔,在无常簿上随手就给人安上罪名打入诏狱。他又是可爱的:第一个镜头就是裴纶手拿荣月斋的点心,和沈炼打招呼的时候还递上去问:来一块?他去寺庙审静海和尚之前,吃斋饭都吃得那么香。去沈炼家套个话,还得吃人家一碗面。

裴纶是整部《绣春刀2》里最富有人情味的一个角色。最开始因为好友殷澄之死对沈炼怀恨在心,那时候他对沈炼是皮笑肉不笑,到后来被沈炼搭救,冰释前嫌,又和沈炼一路逃亡,最后叼着烟斗死去。裴纶最开始的那种的市侩其实是无奈的,他有血有肉,也有情有义,最可爱的是吃啥都香,吃完咧嘴笑得露出两个酒窝。我想和他一块儿吃饭,一块儿抽烟,特别想。

5

李丰田 《无证之罪》

扮演者:宁理

这部剧集被夸得太多,某种程度上,有点“世无英雄”的味道。我们已经太久没有看到及格线以上的国产剧了。但无论怎么夸,我觉得对李丰田这一人物而言,都不算过誉。

土产杀手李丰田,他阴鸷、刻毒、嗜血,又带着脏兮兮的鸡贼。那个掐过滤嘴的细节被说了好多次,其实这只是整个人物形象最显眼的一点而已。他那有点佝偻的身形,拖沓的步子,还有打绺的头发,你几乎能隔着屏幕闻到他身上的隔夜棉被味儿和血腥味儿。走在东北肮脏的雪地上,擦肩而过这么一个人,如果你非常非常敏感,会忽然打个冷战。你怎么会想到,这个人身上背着命案?这样一个极为特殊的形象,唤起的情感不是单层次的,首先是很具体的恐惧,然后还有一些隐隐的怜悯,来自更宏大的对人性的怀疑。他让我想起《FARGO》,那种从常态中提炼出来的变态,现实又超现实,非常不容易把握。

后来我去搜索扮演者,宁理老师的履历和文质彬彬的形象又把我镇了一次。期待他的更多作品,无论什么形式。

6

丁白缨《绣春刀2》

扮演者:辛芷蕾

我一直觉得,评价一个人,是否被人喜欢不重要,是否被人尊敬,很重要。

丁白缨是个令人尊敬的人。在电影《绣春刀2》里,她不刻意显露漂亮(演员辛芷蕾涂了红唇、眼角斜飞的杂志照倒真是魅惑动人),话少,动作也少,几乎没有笑,但一句一动甚至一个眼神都有其充分的意义。到最后大团人马厮杀一场戏,她的情感才获得机会、依然不那么饱满地呈现。真遗憾,可是又觉得这是她自然的位置,丁白缨不会想要站在舞台正中央的。她知道自己作为一颗棋子被操纵的卑微,又决心在自己“应该”的位置上站着。

这样的角色在近年的国产影视剧中很少见。大部分女性角色都得光环烁烁,频繁挤眉弄眼,永远不闲着地说话,“我我我”个没完。可能挺招人喜欢,要不怎么其他人物都围着她们转呢。丁白缨,或者我喜欢的类似角色,都不需要这些。

7

单身父亲 《相爱相亲》

扮演者:耿乐

首先耿乐是一个奇迹。他的面孔身材和精神气质,几乎和《阳光灿烂的日子》里没有任何区别,甚至还带着一点懵懂执拗的少年气。他是吃了防腐剂吗?

《相爱相亲》里耿乐扮演一个单身父亲,是张艾嘉“老中青”三条线里的那条中年。他的戏份不多,但是很有意思。特别是“哭丧”那场戏,他演得一本正经又充满自嘲。那种自嘲真是中年人才会有的颓丧,搏杀后的无力,心有不甘又只好认命——而且是纯男性心理的。在这部“大女性”的电影里委实难能可贵。

我很喜欢这个角色,也喜欢这个选角。不是脸谱化标签式的中年,所谓“油腻”,而是面对铜柱一样的现实仍维持着尊严,那种捉襟见肘的乏力。大概非要到了中年,才能体会这种午睡醒来起不了床的疲惫。

8

美术老师邹野《我心雀跃》

扮演者:宋宁峰

《我心雀跃》是我今年最喜欢的国产青春片,不一定是最好的,但它看得我少女心澎湃。影片年代背景是二十年前的高中,故事没什么新奇的,主线是高二女生刘唯唯对美术老师邹野怦然心动,暗恋,靠近,无果,是少女青春期的成长。女导演刘紫微的处女作,剧作结构不可过多推敲,最打动我的还是情感的真挚和干净的画面。看了太多撕逼狗血假模假式的青春片,这电影就显得特别珍贵,有些法国电影《野马》的味道。

宋宁峰演的美术老师更像是映照女主角成长的镜子,发挥的空间并不大,但好在他气质出众,高,瘦,倚在美术教室门口就是一道风景。他好像特别适合在青春主题的作品里出演此类的角色,文艺脆弱,忧郁。宋宁峰2004年演过一部青春剧叫《你在微笑我却哭了》,后来在电影《阿司匹林》、《青春期》里也都有他,但都是群戏,不出彩。这些年他做过模特,歌手,拍过MV,演过话剧,从来没有大红大紫过,但又总能在各种影视剧里看到他。今年因为《我心雀跃》和《相爱相亲》,他终于得到了不少关注度。

9

郝洁律师《嘉年华》

扮演者:史可

很少见有意思的上了一点年纪的女性角色。也不是说婆婆、岳母、居委会主任、小菜贩就毫无意思,也可以有意思,但实际上往往还是被写得没意思。就是那几种模式化的理解方案,模式化的情感,模式化的表情。就是委婉版的容嬷嬷,或者现代版的容嬷嬷,容嬷嬷有了儿子,女儿,孙子,或者容嬷嬷受苦了,与生活抗争。就是局限在家庭之内,或者把办公室、居委会、公司描写得像家庭——而且是简化版的家庭。

我喜欢郝洁律师。史可今年五十岁,郝律师的年纪可以是四十出头,也可以是五十出头,但年龄根本不重要,因为她是个成熟的、有判断力和行动力的中年律师,关心公道和普遍意义上的他人,因为她不是被塑造为关乎生殖力或关乎婚恋市场上的销路的角色。她四十也可以,五十也可以。你也完全不知道她是否单身,是否有小孩,那根本不重要。你不需要知道那些。她的人生阶段划分与她的理想都不是基于那些的。

我小时候就喜欢史可、宁静这些大眼厚唇硬气的女演员。感谢《嘉年华》,给了大眼厚唇以性感、生殖力之外的锋利含义。这点意大利电影都不常做到。又见到史可我真高兴,也真高兴她不是婆婆岳母皇太后居委会主任。她演女律师,刚硬又善调停,她对于具体事务的丰富的地方性知识不妨碍她的超越性观念,她努力把现实拉得离理想近一点。这大概是她名字的意思,又好又洁净。中国人总以为洁净是无垢无知的意思,以为尼姑才洁净,少女才洁净。其实不是的,有力才洁净,你站在灰地里往上看才是洁净。拂尘是洁净的。

郝律师开车,拎方型大皮包,包不拉链,文件立在里面,穿衬衫,平底黑船鞋,长头发在头后扭成髻,用玳瑁夹子抓起来,眼神很实,随时准备行动的样子,整个人都清清楚楚,朴朴实实又体体面面。《嘉年华》的导演是文晏,以往有文晏参与制作的电影,服化道也总是很好。这次《嘉年华》的服化道也非常好,非常准确。虽然我觉得现实中这样一位律师会比电影中郝律师的形象更疲惫一些,但我也高兴史可演出了不疲惫的样子。我看到太多疲惫的中年女人了,我愿意看到银幕上的行动者有精神。我想成为郝律师或文晏这样的人。

10

曹操《军师联盟》

扮演者:于和伟

我没有看完《军师联盟》——太长了。跳着看了一些,冲着于和伟的表演,一直到曹操之死。最后横槊赋诗那幕,众口皆赞。不过我更喜欢的还是再之前一些,不是那么有仪式感的,而是更日常的戏份,对话啊,喝酒啊,之类吧。

有个拔毛笔尖的镜头,总是浮现。曹操眯着眼,注视手中毛笔分叉的笔尖,拔去之后,胳膊夸张地向后挥舞。伴随这个动作,他说了一些话。话的分量很重,足以影响剧中人的命运。那么重的话,却藏在那么轻的细节里,曹操的城府一下就出来了。

我还喜欢于和伟在《老炮儿》里演的龚叔,蹲在湖边,向六爷招手。镜头不多,台词也没有,但令人过目不忘。这个演员真的太厉害了。

11

方母 《明月几时有》

扮演者:叶德娴

看这部电影,我眼泪掉了半场。到方姑(周迅演)和刘黑仔(彭于晏演)侦察出来,站在山路上发怔,方姑突然说:我妈这个人……她放弃营救母亲了,我鼻酸眼热,眼部肌肉完全失禁,热热的眼泪漫了一脸。到方母被枪决时,眼泪更是加速,喉咙堵得厉害,几乎就要呜咽出来。

回到家里,我打开豆瓣想评分,结果发现分数居然那么低——只有6.9!(现在升到了7.0)热评都是坏话,一些影评人也打了低分。我一气之下打了五星,然后,又看了一遍。

再看时,我情绪比较平稳了,确认了这部电影的缺陷——在结构上要捏合太多东西,导致风格不协调,尤其是霍建华那条线,但也确认了它的好处,下面我简单说一说。

看惯了商业片的人觉得《明月几时有》没劲,没有一环扣一环的戏剧性。但是许鞍华令我信服:这就是战争时期的日常生活,个人只是苟活,找吃的,躲灾,熬,还要结婚,怎么办呢?很荒谬啊。即使参加了游击队,能做的也极为有限,最终决定战局的是那些大的因素,而不是岛上的游击队员。普通的生命是无谓的,随时可以被浪费掉。

那么,为什么还要反抗?对这部电影的另一个批评是许鞍华主旋律了。很多人不再相信“抗日”,家国情怀,人会为了高于自己的东西、为了他人而牺牲。一个很好的对比是《绣春刀》,电影里面只有权力斗争和自保,如果要脱出这个困局,(对男人来说)唯一的动机是女人。这是人们唯一能想像和接受的理想了,并假称它为“爱情”。所以这个女人不可能是鲜活生动的,她就不是活人,只是一个虚空的目的。《明月几时有》不一样,它塑造的是抗日儿女的群像,是一些美好的情义、价值,人之为人的东西。方姑戴着斗笠在雨中的街巷独行的镜头让我很感动,那就是人们日复一日微小而又危险的反抗,我也喜欢刘黑仔这个角色,一个很少出现过的快乐又正义的游击队员形象。

但我最喜欢的还是叶德娴扮演的母亲。她小气,没文化,对女儿的爱就表现在让她多吃点,少惹麻烦。她所有的行为依据是生存,以及为了生存而积攒的智慧。但是因为爱女儿,她开始帮忙送情报,在药店看到一屋子受伤的游击队员,起了朴素的正义感,并导致了自己的牺牲。在严刑拷打中,她没有供出任何人,枪决之前,她唯一遗憾的,是自己连累了张咏贤,同时被枪决的女间谍。——她有一个重要原则,是不连累别人。

写到这里,我又伤心了。一个文艺作品诞生之后,就是在召唤读者的理解,召唤读者和作者共同来完成它。这部影片召唤我的,就是母女情。方母就好像我的母亲,也许,她像所有人的母亲。只是母女情在文艺作品里,从来没有得到过父子情那么重要的位置,后者象征着一个男人如何成为男人,并在人类的意义上延续(所谓“你召唤我成为儿子,我追随你成为父亲”),所以母女情尽管有丰富的内涵,却很少讲得好,也常常被忽略。一些人的爱和痛苦,总是高于另外一些人的爱和痛苦。

这部电影上映以后,许鞍华在访谈里很丧气,商业和艺术都不讨好,说以后还是回去拍艺术片吧。而我觉得,这部电影刺激出的反响,和这部电影同样丰富。

12

丈夫《相爱相亲》

扮演者:田壮壮

田壮壮饰演的丈夫这个角色,好像没有名字,后来看他的访谈,记者提醒他那个角色叫老尹,但他自己也不记得,估计演的时候也不在意。这个电影我记住的男性形象都没有名字,比如李雪健演的法官,王志文演的办事人员,连耿乐演的学生家长,也像没有名字。

这个丈夫,有五场戏我印象很深。第一场是张艾嘉带他和女儿一起去乡下上坟。三个人鞠了躬,张艾嘉没动,他退到后面,两腿分开,背着手,叉站着,头稍稍歪向女儿,和死人保持一种没那么亲的距离感。第二场是在宾馆,他说了一句,“就算住在一起一辈子,也不能说明就是相爱啊”。第三场是在民政局,张艾嘉冲他发火,他半容忍半生气地说,“你较什么劲啊?”(田壮壮说这话时拿捏的语速,有种就这样过了一辈子的感觉)第四场是在他单位,和女儿一起吃盒饭,他讲起年轻时为什么和张艾嘉结婚。他的语态和神情,似乎是感激大于爱情。女儿说了一句:“你看嘛,只要是她想得到的,她就一定得得到。”

这个角色真实可信,是因为在我的阅读和生活经验中,大多数男人都是这样步入家庭的。起初说不准是不是爱情,然后变成了亲情,然后就是一辈子,沉默也温暖的家庭生活。这也没什么可失望的,尤其到了一定年龄,爱情和亲情有时不用分得太清楚,谁也不比谁高贵。日子就是这样。

第五场戏是末尾,他买了一辆新车,放着崔健的歌,他说要出去走走,很希望带着张艾嘉。到这时我有点失望,太多余了。这电影所有出现歌声的戏,都很多余。那个年轻男歌手的戏几乎全部都是多余的,或者我也可以说,年轻一代的故事线太不真实了,假和做作,文艺得过了头。包括最后在车上这场哭戏,我的理解是,女人哭的是爱情,男人抚慰的是亲情,是错位的。就像张艾嘉的爸爸,给乡下老婆写的是家书,却在城里和爱人生活。有些人分得开,有些人就分不开。不过可能都不重要了。这些都是我的个人理解,如果有误,怪我想得多。但别跟我谈什么浪漫了,这个电影我看到的就是家庭的死亡。

13

张咏贤《明月几时有》

扮演者:春夏

春夏在《明月几时有》饰演一个卧底,角色没什么可聊的,印象很浅,但我还是记住了这个演员。为了把她放在这里,我试着给春夏找了一个角色。

在我的理想里,最适合春夏的角色是老舍《离婚》里张大哥的女儿,张秀真。那个年轻的女孩,“天真到可耻”,幼稚,懒惰,但却能够让一个彻底的恶棍流氓心软,对她下不了手,最后恶棍自己送掉了命。但张秀真一点儿也意识不到自己有这可怕的力量,她只是兴高采烈地走在荷花池边,这太“春夏”了。

14

欢迎在评论中补遗!

—— 完 ——


参考资料